上一步 回到第一頁 下一步

設定 /etc/named/localhost.zone檔案

這是第2個紀錄檔,包含許多DNS伺服器運作和設定上的重要項目。此檔案的預設內容如下:

$TTL    86400
$ORIGIN localhost.
@	1D IN SOA       @ root (
		42              ; serial (d. adams)
		3H              ; refresh
		15M             ; retry
		1W              ; expiry
		1D )            ; minimum

	1D IN NS        @
	1D IN A         127.0.0.1
				

第一行是一個 TTL 設定,目前是定義這個記錄檔裡面的資源紀錄(Resource Record)在cache中保留的時間,預設 TTL 值為 86400 秒(剛好是一天)。在記錄檔中宣告的所有資源記錄(Resource Record),都一定有一個 TTL 設定,如果沒有,則使用這裡預設的值。注意 TTL 後面所接的時間須以"秒"為單位,

第二行是一個 ORIGIN 設定,說明下面的記錄源出何網域(這裡是源出 localhost. 的記錄)。請您留意最後的一個小數點".",它在DNS紀錄中表示全域名稱,也就是FQDN。如果在前面找不到 $ORIGIN 宣告,那就以 /etc/named.conf 中定義的 zone 名稱為基準。

第三行,是一個 SOA 記錄的設定,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特殊字符“ @ ”,它就是 ORIGIN 的意思,也就是剛才所定義的 $ORIGIN localhost. 內容,您可以寫成 localhost. 也可以用 @ 來代替。 在 @ 之後,是 TTL 的設定,這裡是 1D,也就是一天的意思,如果這裡的 TTL 沒有設定,則套用前面的 $TTL 值,如果前面沒有定義 $TTL,那就參考其後介紹的 minium ttl 設定。

在TTL之後的"IN"是表示目前紀錄類型是屬於Internet類別。

在SOA後面的內容,是指此區域的授權主機和管理者電子郵件信箱。因為“@”在 DNS 記錄中是個保留字,所以在 SOA 中就用“.”來代替了“ @ ”。目前這個信箱是 root. 沒有指定主機位址,也就是本機,可以寫成 “root.localhost.”但不能寫成“root@localhost.”。

root後括號"()"內的設定在之後的DNS資源紀錄有詳細介紹。

"1D IN NS @",表示一筆NS紀錄,指出本地網域的名稱伺服器為localhost.(@)。

"1D IN A 127.0.0.1",表示一筆A紀錄,指出本地網域的名稱伺服器所對應的IP為127.0.0.1。

上一步 回到第一頁 下一步